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的正面新闻事例文明使者”

admin 举报

社会和谐的“文明使者”

浙江在线-禹城新闻网记者胡、实习生戴玉祥

目前要说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吴城人会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垃圾分类、文明出行、文明停车……当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然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中华美德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积极为身边的普通人服务,传承文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调解员。

《老母亲的叔叔》工作室:文明城市的和谐音符

“敲,敲……”一大早,老舅舅张善祥走进舅舅的画室,窗户的敲击声响起。“老阿姨,我有个问题想向你反映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忙解决?”住在新市街花园的孙师傅,站在街道办公楼前一个独立的办公窗口前说。“好,好,你说。”就这样,张善祥和孙师傅在窗边说着话。

一扇窗成了人们倾诉心声的窗口。不需要刷身份证,也不需要在这个窗口注册。你只需要敲敲窗户就能得到回应。这个接地的“服务”窗口,是婺城区新市街娘娘庙工作室。

说起娘娘腔工作室,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婺城区司法局、婺城区新市街、金华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成立了娘娘腔工作室,这是一个志愿者,除了电视台的相关工作人员,还有近20名各界人士。其中,有法律工作者、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和村委会调解员等。

《母亲的叔叔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调解纠纷、调整心态为手段,以普及法律知识和公共道德为己任,开设了《金华老娘舅》专栏,有选择地进行典型案例的新闻联播。五年来,工作室共接待纠纷5000余起,调解纠纷3000余起,成功调解民事纠纷2000余起,包括家庭情感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消费纠纷、征地纠纷等。如今,舅舅的画室成了普通人经常“谈心”的地方,也成了串门的“收尾”之地。《金华老娘舅》专栏也成为金华民生普及的知名专栏,为金华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舅舅张善祥,新市街人,主要驻扎在新市街的画室,算是舅舅团队的“大哥”。看过“大叔”专栏的人,真的很喜欢这种一脸“菩萨”的“大叔”。自1984年成为婺城区新市街琴琴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以来,从事调解工作30余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00余起。

这位调解经验丰富的金牌调解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路上有人来求助,会记录下求助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录音后,张善祥会请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解决,他会给帮助者一个反馈。记者在他的记录本上看到,它清楚地记录了每一个求助事件,从家庭纠纷到征地纠纷。张善祥告诉记者,这些记录不仅是帮助者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他们对婆婆的信任。“群众对我的信任是最大的幸福。”

在婺城,还有很多像张善祥这样的“叔叔”,他们不顾报酬,渴望在金华市区和山野农村的街道上奔跑。他们坚守在第一线,努力及时发现社会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今通过老姨们这几年的努力,金华的上访人数整体有所下降,法院案件数量也有所下降。“金华老姨”成了化解邻里矛盾的润滑剂,也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粘合剂,成了文明吴城的良药。

“和姐”工作室:解决小家庭矛盾,促进大家和谐

“好的,我会尽快帮你解决。”没见过她姐姐宋的,她被她的“大嗓门”吸引住了。

说起热心的宋大姐,可以说是金华人尽皆知。

2014年,婺城妇联成立了“和姐”工作室,聘请了律师、心理咨询师、热心从事妇女维权多年的人士等5名女性志愿者加入维权团队。宋就是其中之一。“和姐”工作室的谐音是“和解”工作室,旨在通过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从那以后,乐于助人、善于思考的宋,用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帮助人们调解。调解涉及情感纠纷、邻里冲突、青少年健康成长等问题。“家里有麻烦,姐姐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要群众需要帮助,宋就会立即帮助解决,而宋也赢得了不少的赞誉。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她“宋大姐”。在宋的手机里,收藏着来自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和问候。她经常出来看。她说:“大家的肯定是我坚持做好这项公益事业的最大动力。”

其实在调解中,每一种喜悦的背后都有一种智慧与口才的斗争。不久前,市民宋女士致电,帮助解决儿子的赡养费问题。

原来,赵女士与前夫张老师于2017年同意离婚。他们有一个14岁的儿子。当时约定孩子由前夫张老师抚养。赵女士每月支付600元的抚养费,可以不定期看望儿子。但是,前两天她去看望儿子的时候,孩子和她一起哭了,说他爸爸平日里不关心他,不买他想要的东西。他还说他上补习班的时候没钱。这让赵女士很生气,也很担心。

在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后,宋耐心地做了双方的思想工作,在她的努力下,双方终于就维修费达成了共识。事后,赵女士握着宋袁春的手说:“谢谢,谢谢。”

有人说宋退休后比退休前更忙。但宋说,虽然她的日常工作不是调解就是调停,她并不觉得辛苦,反而是忙碌而快乐的。多年来,“宋姐”的形象深入人心,她的存在为社会增添了充分的正能量。

事实上,现在在吴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和姐”的队伍。记者从婺城区妇联了解到,目前,婺城已在金华电视台、河板桥社区、新市街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和姐”工作室,拥有12支志愿者队伍、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由于热心人宋立科袁春的坚持,“和姐”工作室成立了四年多,做到了一切都有记录,一切都有回响,一切都在努力化解矛盾

据统计,截至目前,“和姐”工作室共收到近2000起纠纷,参与了400多起成功调解,收到横幅20多条。仅今年一年,“和姐”工作室就接待了200多人,成功调解80多人,涉及家庭情感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等。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住宅调解室”调解员:化解一方矛盾,保持一方和谐

“你看,这是4月15日调解的赔偿纠纷,这是7月4日调解的家庭纠纷……”11月20日,记者在婺城区白龙桥派出所见到了调解人李克勤,谈起了他调解的案件,李克勤可谓是财源广进。

为了充分整合调解资源,不断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化预防,2011年,婺城区司法局在城中、城北、城西、城东、白龙桥、湛前、新市七个派出所设立了“住宅调解室”。

那时,李克勤刚刚退休。凭借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被聘为白龙桥派出所调解室调解员,成为最早的调解员之一。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八年。

在过去八年中,李克勤有多达800起调解案件,从调解家庭纠纷到伤亡赔偿案件不等。“我调解的每一个案件都会被清楚地记录下来。来,看……”说话间,李克勤拿出了自己参与调解的案件卷宗。记者看到,从最初受理到最终调解回访,每一个调解案件都被整齐地整合在一起,包括人民调解协议书、申请书、受理通知书、送达回执、调解笔录、调解回访等材料。“作为调解人,我对每一方负责,调解一起记录,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审查。”李克勤告诉记者。

多年来,作为调解人,李克勤兢兢业业地做好了每一项调解工作。他说,做调解工作,要耐心细致,同时要学会与人适应,学会分而治之。“方法对,矛盾纠纷就解决了一半。”据报道,仅今年1月至10月,他调解的案件就有73起,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许多情况也要归功于李师傅。有了他,很多棘手的矛盾纠纷得以顺利解决。”白龙桥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实,李克勤只是吴城“居所调解室”里众多调解人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婺城区司法局了解到,自2011年“住宅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室数量从原来的7个扩大到现在的12个,调解员从14人增加到36人。“居所调解室”调解员的存在,使得矛盾纠纷不出派出所就能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据统计,自“住宅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7750起,仅今年就成功调解2900起。

负责编辑:

社会和谐的“文明使者”

简媜

相关阅读

  • 和谐社会“奠基石” 信访战线“老黄牛”
  •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我行动
  • 全力以赴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小故事里看如何促进邻里和谐
  • 社会和谐的正面新闻事例
  •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内容(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活动总结)
  • 文明使者应该做些什么(文明使者什么意思)
  • 促进邻里和谐的美句(为促进邻里和谐举办什么活动)
  • 社会和谐的正面新闻事例
  • 小故事里看如何促进邻里和谐
  • 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的正面新闻事例文明使者”
  • 标签: #社会和谐的正面新闻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