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微博公民新闻事件

admin 举报

微博公民新闻事件与公民

简介:本文是一篇免费的优秀的关于新闻学公民论文的范文材料,可以作为撰写相关论文的参考。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民新闻在中国也发展迅速。人们日常生活中新闻事件的传播渠道和视角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微博为例,分析公民新闻与传统专业新闻的关系。

第一,公民新闻

早期的公共新闻,称为公民新闻和参与式新闻,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公民新闻产生于公共新闻的发展,由鲍曼和威利斯于2003年首次提出,并引起了业界学者的关注。

在学术界,对公民新闻仍然没有明确统一的看法。研究新媒体的美国作家马克格拉泽(Mark Glazer)认为,公民新闻是没有经过专业新闻培训的普通大众,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和网络的全球传播特性创造新闻信息。在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和检验。

二、微博的兴起对公民新闻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公民新闻在中国发展迅速,微博作为传统专业新闻的重要补充,在中国正式上线,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微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关注公共领域、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表任何东西,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1.新闻来源的扩大

随着微博的繁荣,人人可以消息来源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微博具有准入门槛低、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平台广的特点。此外,140个字符的限制使得微博具有巨大的碎片化和分散化信息。

以突发事件为例,第一条新闻线索一定是专业的新闻媒体,而是事件的当事人和围观者。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快速发布信息。随时随地通过操作电脑和手机。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传递信息时,这些内容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巨大的信息源。微博是公民参与新闻传播的最好诠释。

2.核裂变传播模式

微博创造了一个平等的声音平台,凭借其快速评论和广播功能,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内容审查的难度。在微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这个社交圈里的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新社交圈。因此,根据互联网六度分割理论,即时发布信息可以在层层转发的过程中,通向全球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形成一种核裂变、能量化的新传播形式。

3.可信度和完整性得到提高

随着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人们的网络身份和社会身份趋于一致,线上传播可以发展为线下传播,线下声誉延伸到线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增强,欺骗成本也会增加。在逐层转发的过程中,人们会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公民新闻的可信度也会相应提高。核聚变通信使每个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既是发布者又是接收者。在产生信息的同时,信息被消费。虽然通过微博发布信息不能避免碎片化甚至虚假新闻的弊端,但在传播过程中,读者会补充细节,纠正信息,增强新闻的完整性。

4.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微博上制作个性化的作文模型。只要一个用户有关注的意愿,不需要咨询对方就可以成为对方的粉丝。微博开启了背靠背的互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是共享的,用户完全可以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用户与其他用户的交流也很容易咨询。博主一般关注热点话题,借助一些网络工具可以获得对事件的看法。通过分享信息

微博的把关很少,给网民创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讨论空间,社会团体可以直接交流。无论政府还是公众,明星和粉丝都可以不受形式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加速了纸文化的进程。当突发事件或公共话题出现时,可以呈现原始的公众观点,促进公民新闻的讨论。

5.与传统媒体竞争

在公民新闻传播中,微博表现出与传统新闻的重要区别,即实时性、开放性、独立性和互动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微博以其庞大的社交网络吸引了众多网民,拥有巨大的新闻线索来源,获取信息也逐渐快捷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企业和政府机构加入进来。传统媒体受到了自身渠道等问题的冲击,微博的出现也拓宽了传统媒体的发行渠道。

公民新闻第一人:论文范文社:两名中国公民在粉碎事件中丧生,数百人受伤[新闻夜线]

三、微博公民新闻的缺陷

1.虚假信息容易滋生。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微博在提供公民新闻的同时,也容易滋生虚假新闻、负面信息甚至违法信息。

微博公民新闻事件与公民

微博上的信息传播迅速而广泛,使得虚假新闻一旦发出,很容易导致负面影响。人们会被困在海量的信息中,难以分辨对错。仅仅依靠微博的自净功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负面和虚假信息的影响。

2.新闻报道缺乏深度

140字的限制让微博上的公民新闻很难包含更多的信息和深刻的观点。当微博公民新闻事件人们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功能简单快捷地传播信息时,他们只做简单的评论,缺乏原创性和思考。此外,由于公民记者缺乏专业的新闻素养,只能简单描述事件的大致情况,缺乏专业全面深入的报道。新闻事件报道的深度很难和专业新闻媒体相比。

3.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公民新闻记者和传播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记者的严格培训,也没有接受过新闻素养和技能的专业培训。因此,在新闻传播和媒体过程中,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侵害被报道对象的权益。

第四,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关系

1.互相监督,互相学习

传统专业新闻以事实为核心价值。从专业新闻的角度来看,信息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主要标准。然而,我国专业新闻报道报道风格僵化,写作形式缺乏创新,不贴近人民群众。

公民新闻的兴起,一方面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公民可以通过新的渠道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监督,提高了舆论监督的参与度和广度。

公民新闻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求真意识,促使传统主流媒体重新思考公共议程的设置。同时,公民新闻容易滋生虚假新闻缺陷,也需要专业的新闻监督和辟谣。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虽然城市居民最信任的媒体是电视、报纸和互联网,互联网仅排在第三位,但在比较代表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任度时,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同一新闻事件,在使用微博的人群中,44.4%的人信任微博上的信息,超过38.7%的人信任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受到新的网络媒体的挑战是不争的事实。

2.相互渗透,互惠互利

一方面,随着微博中公民新闻的发展,许多传统媒体从业者习惯于从微博中寻找新闻线索。微博中的新闻线索由专业记者整合再制作,再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另外

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新闻发展迅速,但中国新闻的主力军仍然是主流媒体。公民新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论是政策支持、经济基础还是人员素质,都无法与专业新闻相提并论。虽然公民新闻在突发事件中能立即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与专业新闻相比仍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受众需求。

在这种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可以为专业新闻提供新闻来源和多元化的事件视角,从而形成相互渗透、互利共生的关系。

参考

陈丽媛,移动通信与公民新闻,新闻世界,2011(8)

《胡永中的大嗓门————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众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海鹏,一个新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初探j .商业态势,2010(15)

(4)万立平,微博特色舆论监督功能J .新闻爱好者,2012(3)

《于国铭的新媒体观》,纸模出版社,2011年

(作者是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

编辑姚绍保

记者公民随笔

1.相关论文题目在新闻结尾哪个更好

2.新闻学学士论文题目写哪个好

3.新闻传媒学位论文标题新闻传媒学位论文标题如何拟定

4.如何参照新闻学论文题目确定最新新闻学论文的题目

5.财经新闻毕业论文题目如何确定

6.如何确定比较新闻论文的标题

公民新闻第一人称参考文献综述:

大学硕士及本科新闻学公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及相关优秀学术论文题目参考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如何写新闻学公民论文范文。

中国公民记者的产生 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微博的发展将公民记者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实现公众知情权,促进信息公开透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140字微博”已经成为继博客、播客、维基、维基、晒图机、打印机、闪客、各种社区论坛之后的又一便捷交流平台。

微博在保护公众知情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包括政治权力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其中社会知情权是群众最关心的权利。社会知情权是指公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权利。

随着微博新媒体的发展,公民记者打破了传统媒体记者垄断新闻写作和出版的局面。公民记者传播的新闻更加大众化、社会化、人性化,写出来的新闻大多是原创的,所以更加真实、新鲜。在微博舆情事件中,公民记者超越了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发挥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责任的作用。微博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凝聚了关爱人民的关怀,提高了公民的媒体素养,充分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实现了公众的知情权,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在阳光执法环境下,政府信息实现了政治公开和公正。

增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微博必然会承担起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公共使用部分”(3)。微博的发展使得“那部分公众使用”——有时候扮演了传统媒体无法扮演的角色。借助微博,公民抨击和揭露一切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

与此同时,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监管人员也意识到了公民记者网络监管的力量,尤其是微博。"我认为网络监督是非常必要的,是对传统舆论监督的有力补充."云南省德宏州鲁西检察院检察长赵斌表示,随着监管渠道和手段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公民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反腐败的生力军。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微博、公安部门陆续开通的公安微博,都能看到微博的巨大威力。

公民记者通过微博在短时间内快速收集大量信息,并通过自我理解、研究和判断,使某个焦点信息成为公众共享的资源。同时,微博的凝聚力强,独立性鲜明,使得独立个体的意见在网络间聚焦放大,通过网络舆论的压力迫使政府机关服从公众的意愿。微博不受渠道限制,自下而上传播,监管更快更及时,舆论强大压力产生快。在“一黄拆迁自焚事件”中,新闻事件当事人通过微博以直播发布的形式呈现了广大网民关注的“拆迁事件”,而“一黄拆迁事件”则聚焦网络,引起社会关注,最终导致一黄县相关领导受到处罚,当事人权益得到保障。

因此,公民记者通过微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监督是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体现,揭露不良现象,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培养全社会的公民意识,使人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

双刃剑——微博对公民记者的影响

微博的发展为公民表达言论自由和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激发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社会管理。他们畅所欲言,在微博社区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比如2010年12月6日晚,一条微博上突然爆出金庸去世的消息,在广大网友中引起强烈震动,立即被确认为假新闻。刊登金庸去世消息的杂志相关负责人也以辞职结束了事件。从金庸的“死”可以看出微博的负面影响,微博可能成为假新闻、低俗信息的温床,影响微博的健康发展。这样,公民记者提高辨别真相的能力和新媒体素养迫在眉睫。

因此,目前微博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如果微博成为假新闻的源头,肯定会限制微博的发展空间,公民记者也将走进死胡同。而且微博可能会成为低俗暴力来源的集散地,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影响,如何借助微博传播平台促进公民记者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不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会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学者不断关注、讨论、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作者: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评论: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

韵律:《知情权:阳光下的觉醒》,中国工商联出版社,2004年版。

管桂凤:《2009:草根网络监督力量将更加凸显》,《半月谈》(内部版),2009版。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张庆勇:《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传媒观察》,2008(10)。

2.胡烨杨远:《“公民记者”与民众的安全感》,《青年记者》,2009(2)。

3.吴撒:《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记者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8日。

4.刘:《微博虽“微” 足值道尔——微博特性之浅析》,《东南传播》,2009(11)。

5.赵至立:《公民记者和公民编辑兴起的意义与挑战》,《中国编辑》,2006(5)。

6.她?[美]任译:《微博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颜:《“最廉价的监督”之四大优势》,《检察风云》,2009(8)。

相关阅读

  • 那些动动手指发条微博爆料就能被媒体报道成热门新闻的人真的只是所谓普通市民吗?
  • 大v小v 大v号
  • 新闻传播和其他形式传播的特点微博公民新闻事件 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 中国公民记者的产生 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环境义务 公民参与环境监督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报告时间
  • 新闻当事人h7n9逝者
  • 微博公民新闻事件
  • 标签: #微博公民新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