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特写: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武汉肺炎事件新闻特写”查房

admin 举报

特写: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视频:李兰娟院士前往新冠肺炎ICU,要求肺炎患者脱下防护服,进行面部压痕

(抗击新冠肺炎肺炎)特写: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中新社武汉2月20日电: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中新社记者杨

与过去18天一样,李兰娟院士于上午8时30分准时到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这一次,中国新闻社的多媒体记者被允许与李兰娟独家见证整个过程。

自2日凌晨医疗队抵达韩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水平专家组成员开始了规律作息模式:到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到驻点写书面材料,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

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水平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监护室查房,了解新冠肺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图为李兰娟院士走进更衣室。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红区”,抗疫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别称。73岁的李院士20日将进入红区重症监护室,看望8名重症肺炎患者。

工作人员按铃打开更衣室门后,李兰娟第一个进去。当记者再次见到她时,她正在缓冲区。

图为李兰娟院士戴护目镜。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她全身裹着白色的防护服,护目镜下只露出眼睛。助手在他的胸部和防护服背面用记号笔写下他的名字,以帮助他识别。为了鼓舞同事们的士气,她建议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加油”这个词和一个感叹号。那天正好是他的队员张媛媛的生日。李兰娟拿起笔,在衣服上写了“圆圆生日快乐”。

戴上两层手套,收紧袖口,撕开防护服胸前的封条,关闭缝隙,盖上防护面罩.经过10多项措施的检查,李兰娟的保护已经达到了“红区”的查房标准。

图为李兰娟院士在重症监护室。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透过“红区”的窗户和监视器,记者看到李兰娟走进了第一病房。站在床边,她用手势与患者沟通,给予鼓励和安慰,与同事了解人工肝治疗和患者的情况,观察治疗设备的显示。

特写: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大约十分钟后,李兰娟出来沿着走廊巡视。病人注意到李院士已来到病房,并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为李兰娟院士(左)检查患者。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目前有700多名患者,大部分是危重患者。该医院院长肖表示,目前这些病例的治疗趋势总体良好。院士团队积极采用人工肝等技术进行治疗,8例患者由危重症转为重症。李兰娟小组应用了“四抗两平”的治疗方案,以应对武汉的其他流行病。

“有几个病人经过人工肝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其中一个估计明天就要转出ICU了。”李兰娟完成查房后,他透露有三名病人已被转出重症监护室;之前;病房内仍有4 ~ 5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2名危重患者未脱离危险期,有明显炎症。“目前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

图为李兰娟院士摘下面具后脸上的表情。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脱下防护装备,李兰娟脸上的印象清晰可见。她说重症监护室集中了全院最重的病人

报道称,19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615例,湖北省核减后新增确诊病例349例。与近期相比,这两个数字出现了大幅下降。李兰娟指出,目前各级政府为控制疫情采取的措施非常有力。按照这个趋势,武汉的疫情用不了多久就能得到控制。

肖洪钧说,从最近在东方医院的治疗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疫情正在好转的趋势。医院发热门诊数量日益减少,19日只有17例;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发展的趋势得到控制;轻度患者核酸检测阴性人数增加,100余例转阴出院。

图为李兰娟院士(左一)走出病房。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李院士还说,出院人数的逐步增加是各方努力的结果,我们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开始显现。

但是,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的几次独家采访中,李兰娟提到了“发现和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性:武汉应继续保持社区调查的强度,控制人际传播,防止患者遗漏,确保“外部安全”。"牌一定要清,否则(疫情)会蔓延."

图为李兰娟院士(左四)和队员们在进入病房前欢呼。中新社记者安远照片

“如果查出所有感染者,那么就是‘转折点’。”李兰娟认为,不能仅通过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等数据的下降来判断疫情。没有彻底细致地找出传染源,“拐点”谁也说不准。

回到指挥中心已经是中午12点了,换回棉袄的李兰娟又去洗手池清洗消毒双手。查房后,她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相关阅读

  • 2019年1月20日到2月18日的新闻大事
  • 武汉肺炎事件新闻特写
  • 特写: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武汉肺炎事件新闻特写”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