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科技蓝标准RGB值

佚名 举报

篇首语:本文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技蓝标准RGB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请问问科技蓝的标准RGB或者CMYK值是多少呢?

科技蓝对应的标准RGB值是:

R:5
G:39
B:175

C:98
M:91
Y:0
K:0

RGB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就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然后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重合来得到不同的颜色的。

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包括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任何颜色,也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扩展资料:

RGB原理:

RGB是从颜色发光的原理来设计定的,通俗点说它的颜色混合方式就好像有红、绿、蓝三盏灯,当它们的光相互叠合的时候,色彩相混,而亮度却等于两者亮度之总和,越混合亮度越高,即加法混合。

红、绿、蓝三盏灯的叠加情况,中心三色最亮的叠加区为白色,加法混合的特点:越叠加越明亮。

RGB 颜色称为加成色,因为您通过将 R、G 和 B 添加在一起(即所有光线反射回眼睛)可产生白色。加成色用于照明光、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

例如,显示器通过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粉发射光线产生颜色。绝大多数可视光谱都可表示为红、绿、蓝 (RGB) 三色光在不同比例和强度上的混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GB

参考技术A

科技蓝标准RGB值对应的是:R:5 G:39 B:175。

CMYK值:C=92 M=75 Y=0 K=0 这是最亮的蓝了,如果感觉太亮,就在K里面加点数值就可以了。

一些常见的蓝色RGB值:

CMYK蓝: R46 G48 B146 #2E3092

暗青蓝: R0 G74 B128 #004A80

暗蓝: R0 G51 B113 #003371

暗紫蓝: R26 G19 B100 #1A1364

深暗蓝: R0 G31 B86 #001F56

扩展资料:

RGB(红、绿、蓝)只是众多颜色空间的一种。采用这种编码方法,每种颜色都可用三个变量来表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强度。记录及显示彩色图像时,RGB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案。

但是,它缺乏与早期黑白显示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因此,许多电子电器厂商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RGB转换成YUV颜色空间,以维持兼容,再根据需要换回RGB格式,以便在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彩色图形。

由于网页(WEB)是基于计算机浏览器开发的媒体,所以颜色以光学颜色RGB(红、绿、蓝)为主。网页颜色是以16进制代码表示,一般格式为#DEFABC (字母范围从A-F,数字从0-9 )。

如黑色,在网页代码中便是:#000000(在css编写中可简写为#000)。当颜色代码为#AABB11时,可以简写为#AB1表示,如#135与#113355表示同样的颜色。

RGB555是另一种16位的RGB格式,RGB分量都用5位表示(剩下的1位不用)。

RGB565使用16位表示一个像素,这16位中的5位用于R,6位用于G,5位用于B。程序中通常使用一个字(WORD,一个字等于两个字节)来操作一个像素。

RGB24使用24位来表示一个像素,RGB分量都用8位表示,取值范围为0-255。

RGB32使用32位来表示一个像素,RGB分量各用去8位,剩下的8位用作Alpha通道或者不用。(ARGB32就是带Alpha通道的RGB24。)

参考技术B

科技蓝标准RGB值对应的是:R:5 G:39 B:175。

CMYK值:C=92 M=75 Y=0 K=0 这是最亮的蓝了,如果感觉太亮,就在K里面加点数值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CMYK和专色的区别:

1、CMYK——即青、洋红(品红)、黄、黑四种色彩,在印刷中通常可由这四种色彩再现其它成千上万种色彩;

2、专色——专色油墨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或者叫特殊的预混油墨),用来替代或补充印刷色(CMYK)油墨,如明亮的橙色、绿色、荧光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或者可以是烫金版、凹凸版等,还可以作为局部光油版等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混合出来的,每种专色在付印时要求专用的印版(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付专色胶片、印刷时为专色单独晒版),专色意味着准确的颜色。

印刷四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时采用的一种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计四种颜色混合叠加,形成所谓“全彩印刷”。四种标准颜色是:

C:Cyan = 青色,又称为"天蓝色’或是"湛蓝’M:Magenta = 品红色,又称为"洋红色’;Y:Yellow = 黄色;K:blacK) = 黑色,这里的K指代Black黑色,是为了避免与RGB的Blue蓝色混淆不用B而改称K。

参考技术C

科技蓝标准RGB值对应的是:R:5 G:39 B:175。

CMYK值:C=92 M=75 Y=0 K=0 这是最亮的蓝了,如果感觉太亮,就在K里面加点数值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RGB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分量分配一个0~255范围内的强度值。

例如:纯红色R值为255,G值为0,B值为0;灰色的R、G、B三个值相等(除了0和255);白色的R、G、B都为255;黑色的R、G、B都为0。

RGB图像只使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使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屏幕上重现16777216种颜色。

在 RGB 模式下,每种 RGB 成分都可使用从 0(黑色)到 255(白色)的值。 例如,亮红色使用 R 值 246、G 值 20 和 B 值 50。 当所有三种成分值相等时,产生灰色阴影。 当所有成分的值均为 255 时,结果是纯白色;当该值为 0 时,结果是纯黑色。

CMYK也称作印刷色彩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印刷的。

它和RGB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RGB模式是一种发光的色彩模式,你在一间黑暗的房间内仍然可以看见屏幕上的内容;

CMYK是一种依靠反光的色彩模式,我们是怎样阅读报纸的内容呢?是由阳光或灯光照射到报纸上,再反射到我们的眼中,才看到内容。它需要有外界光源,如果你在黑暗房间内是无法阅读报纸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GB色彩模式

百度百科:CMYK

参考技术D

科技蓝标准RGB值是:R:5;G:39;B:175。

科技蓝对应的CMYK值是:C:98;M:91;Y:0;K:0。

扩展资料

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RGB是从颜色发光的原理来设计定的,通俗点说它的颜色混合方式就好像有红、绿、蓝三盏灯,当它们的光相互叠合的时候,色彩相混,而亮度却等于两者亮度之总和,越混合亮度越高,即加法混合。

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每种色各分为256阶亮度,在0时“灯”最弱——是关掉的,而在255时“灯”最亮。当三色灰度数值相同时,产生不同灰度值的灰色调,即三色灰度都为0时,是最暗的黑色调;三色灰度都为255时,是最亮的白色调。

RGB565的转换

     RGB色彩模式也就是“红绿蓝”模式是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种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囊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1、RGB565格式说明

      RGB565彩色模式, 一个像素占两个字节, 其中:第一个字节的前5位用来表示R(Red),第一个字节的后三位+第二个字节的前三位用来表示G(Green),第二个字节的后5位用来表示B(Blue)。如: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而bitmap图片是一个RGB888,每个像素由3个字节24位组成,R->8bit,G->8bit,B->8bit;RGB565  的每个pixels是由2字节组成,R->5bit,G->6bit,B->5bit。转换的思路是取出原图的点,对每个采样进行运算。

24bit RGB888 -> 16bit RGB565 的转换

24ibt RGB888 {R7 R6 R5 R4 R3 R2 R1 R0} {G7 G6 G5 G4 G3 G2 G1 G0}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16bit RGB656 {R7 R6 R5 R4 R3} {G7 G6 G5 G4 G3 G2} {B7 B6 B5 B4 B3}

可以修正,比如(当然人眼无法感觉,但是RG888-RGB565-RGB888的时候更好补偿)

R:197=>197>>3=24

R:197=192+5=>24+0.625≈25

所以

R5=R[2] ? R[7:3]+1 : R[7:3];

G5=G[1] ? G[7:2]+1 : G[7:2];

B5=B[2] ? B[7:3]+1 : B[7:3];

16bit RGB565 -> 24bit RGB888 的转换

16bit RGB656 {R4 R3 R2 R1 R0} {G5 G4 G3 G2 G1 G0} {B4 B3 B2 B1 B0}

24ibt RGB888 {R4 R3 R2 R1 R0 0 0 0} {G5 G4 G3 G2 G1 G0 0 0} {B4 B3 B2 B1 B0 0 0 0}

    进行精度补偿(剩余的用低位进行补偿)

24ibt RGB888 {R4 R3 R2 R1 R0 R2 R1 R0} {G5 G4 G3 G2 G1 G0 G1 G0} {B4 B3 B2 B1 B0 B2 B1 B0}

 

 

总结一下:

1、量化压缩的方法:

   三个字节对应取高位

 

2、量化补偿的方法:

 (1) 将原数据填充至高位

 (2) 对于低位,用原始数据的低位进行补偿

 

3、RGB565互转代码

 

#define RGB565_MASK_RED        0xF800   #define RGB565_MASK_GREEN    0x07E0   #define RGB565_MASK_BLUE       0x001F   void rgb565_2_rgb24(BYTE *rgb24, WORD rgb565)    //分离出单独的RGB{           rgb24[2] = (rgb565 & RGB565_MASK_RED) >> 11;            rgb24[1] = (rgb565 & RGB565_MASK_GREEN) >> 5;               rgb24[0] = (rgb565 & RGB565_MASK_BLUE);         //往高位移动填满单字节的8位      rgb24[2] <<= 3;         rgb24[1] <<= 2;         rgb24[0] <<= 3;   } 

 

  

 

 

下面的代码来自这个网址:

http://bbs.csdn.net/topics/350153377

 

#ifndef WIDTHBYTES#define WIDTHBYTES(bits) ((DWORD)(((bits)+31) & (~31)) / 8)#endif// BITMAPINFOHEADER m_bmih;// BYTE *m_pR;// BYTE *m_pG;// BYTE *m_pB;BOOL CImageProcessor::LoadFileFromBitmap(LPCTSTR lpFileName){    if(lpFileName == NULL)    {        return FALSE;    }     HANDLE hFile = ::CreateFile(lpFileName, GENERIC_READ, FILE_SHARE_READ | FILE_SHARE_WRITE, NULL, OPEN_EXISTING, 0, NULL);    if(hFile == INVALID_HANDLE_VALUE)    {        return FALSE;    }     BOOL bRet = FALSE;     do    {        LARGE_INTEGER liSize;        liSize.QuadPart = 0;        ::GetFileSizeEx(hFile, &liSize);         BITMAPFILEHEADER bmfh;        BITMAPINFOHEADER bmih;         DWORD dwByteRead = 0;        ::ReadFile(hFile, &bmfh, sizeof(bmfh), &dwByteRead, NULL);        if(dwByteRead < sizeof(bmfh))        {            break;        }         if(bmfh.bfType != "MB" || bmfh.bfSize > liSize.QuadPart || bmfh.bfOffBits > liSize.QuadPart)        {            break;        }         dwByteRead = 0;        ::ReadFile(hFile, &bmih, sizeof(bmih), &dwByteRead, NULL);        if(dwByteRead < sizeof(bmih))        {            break;        }         int nBitmapSize = abs(bmih.biHeight) * WIDTHBYTES(bmih.biWidth * bmih.biBitCount);        if(bmih.biPlanes != 1)        {            break;        }        if(bmih.biBitCount != 1 && bmih.biBitCount != 4 && bmih.biBitCount != 8 && bmih.biBitCount != 16 && bmih.biBitCount != 24 && bmih.biBitCount != 32)        {            break;        }        if(bmih.biCompression != BI_RGB && bmih.biCompression != BI_BITFIELDS)        {            break;        }        if(bmih.biWidth <= 0 || bmih.biHeight == 0)        {            break;        }        if(bmfh.bfOffBits + nBitmapSize > liSize.QuadPart)        {            break;        }         m_pR = new BYTE[bmih.biWidth * abs(bmih.biHeight)];        m_pG = new BYTE[bmih.biWidth * abs(bmih.biHeight)];        m_pB = new BYTE[bmih.biWidth * abs(bmih.biHeight)];         if(bmih.biBitCount < 16)        {            //...        }        else if(bmih.biBitCount == 16)        {            //...        }        else if(bmih.biBitCount == 24)        {            ::SetFilePointer(hFile, bmfh.bfOffBits, NULL, SEEK_SET);             BYTE *pData = new BYTE[nBitmapSize];             dwByteRead = 0;            ::ReadFile(hFile, pData, nBitmapSize, &dwByteRead, NULL);             BYTE *pR = m_pR;            BYTE *pG = m_pG;            BYTE *pB = m_pB;             for(int j = 0; j < abs(bmih.biHeight); j++)            {                BYTE *pTemp = pData + WIDTHBYTES(bmih.biWidth * bmih.biBitCount) * j;                for(int i = 0; i < bmih.biWidth; i++)                {                    *pB++ = *pTemp++;                    *pG++ = *pTemp++;                    *pR++ = *pTemp++;                }            }             delete[] pData;        }        else if(bmih.biBitCount == 32)        {            //...        }         memcpy(&m_bmih, &bmih, sizeof(m_bmih));         bRet = TRUE;    }    while(0);     CloseHandle(hFile);     return bRet;} BOOL CImageProcessor::SaveFile565(HANDLE hFile){    BITMAPFILEHEADER bmfh;    BITMAPINFOHEADER bmih;    memset(&bmfh, 0, sizeof(bmfh));    memset(&bmih, 0, sizeof(bmih));     int nBitmapSize = abs(m_bmih.biHeight) * WIDTHBYTES(m_bmih.biWidth * 16);     bmfh.bfType = "MB";    bmfh.bfOffBits = sizeof(bmfh) + sizeof(bmih) + 12;    bmfh.bfSize = bmfh.bfOffBits + nBitmapSize;     bmih.biSize = sizeof(bmih);    bmih.biWidth = m_bmih.biWidth;    bmih.biHeight = m_bmih.biHeight;    bmih.biPlanes = 1;    bmih.biBitCount = 16;    bmih.biCompression = BI_BITFIELDS;    bmih.biSizeImage = nBitmapSize;     BYTE *pData = new BYTE[nBitmapSize];    memset(pData, 0, nBitmapSize);     BYTE *pR = m_pR;    BYTE *pG = m_pG;    BYTE *pB = m_pB;     for(int j = 0; j < abs(bmih.biHeight); j++)    {        WORD *pTemp = (WORD *)(pData + WIDTHBYTES(bmih.biWidth * 16) * j);         for(int i = 0; i < bmih.biWidth; i++)        {#if 1            *pTemp++ = ((WORD)(*pR++ << 8) & 0xf800) | ((WORD)(*pG++ << 3) & 0x07e0) | ((WORD)(*pB++ >> 3) & 0x001f);#else            int nR = (*pR++ + 4) >> 3;            int nG = (*pG++ + 2) >> 2;            int nB = (*pB++ + 4) >> 3;            if(nR > 31) nR = 31;            if(nG > 63) nG = 63;            if(nB > 31) nB = 31;            *pTemp++ = (nR << 11) | (nG << 5) | nB;#endif        }    }     DWORD nRGBMask[3];    nRGBMask[0] = 0xf800;    nRGBMask[1] = 0x07e0;    nRGBMask[2] = 0x001f;     DWORD dwByteWritten = 0;    ::WriteFile(hFile, &bmfh, sizeof(bmfh), &dwByteWritten, NULL);    ::WriteFile(hFile, &bmih, sizeof(bmih), &dwByteWritten, NULL);    ::WriteFile(hFile, nRGBMask, sizeof(nRGBMask), &dwByteWritten, NULL);    ::WriteFile(hFile, pData, nBitmapSize, &dwByteWritten, NULL);     delete[] pData;     return TRUE;}

 

以上是关于科技蓝标准RGB值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