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

admin 举报

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与留守

摘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去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留守儿童。近年来,它引起了关注各界的广泛关注。摘要:通过对2003-2012年《人民日报》年留守儿童报道的分析,从报道数量、体裁、位置等方面考察了《人民日报》年留守儿童报道的发展变化。然后梳理《人民日报》留守儿童举报的特点,反思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民日报;内容分析

一.研究背景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用于描述父母或其中一人出国留学,留在国内由祖父母或亲友照顾的儿童。它不同于目前学术界定义的留守儿童,属于城市留守儿童。当“留守儿童”一词出现时,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从1993年到2003年,只有6篇相关文章。2002年后,中国主流媒体开始报道关注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报道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到2004年新年伊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达到了第一个高潮。许多全国性的报纸和杂志都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2]。

那么,大众传媒是如何报道留守儿童的,是否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报道模式?媒体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什么影响?

本文之所以选择《人民日报》,主要是因为《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大的报纸,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党向人民宣传中央精神的重要媒体,也是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作为全国性媒体,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定的受众。与以城市为主要发行区域的都市报和对城市毫无兴趣的农村报纸不同,它对留守儿童的报道是最全面、最具普遍性的。

因此,本研究选择《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的举报方式,总结其表现和规律,总结留守儿童举报的特点,反思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通过内容分析,对《人民日报》年的留守儿童报道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主流媒体对留守儿童报道的特点。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共获得299个样本。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从发表的时间,报道体裁、报道主题和报道维度等方面对每篇文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发现

如表1所示,留守儿童问题自出现以来并没有消失。自2004年以来,关于留守儿童的报告数量一直在增加,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58份和59份报告的峰值。2006年,报告数量超过前三年的总和,然后报告数量开始下降,逐渐稳定。

我认为2006年留守儿童报道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在2006年十届四中全会上,包括荆以丹在内的24位CPPCC委员提交了《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这个提议引起了关注各界的关注。因此,从2006年到2007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告急剧增加。但是在2008年,也许是受北京奥运会和512汶川地震的影响,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数量明显下降[3]。

通过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人民日报》年有183份关于留守儿童的报告,占报告总数的61.2%,只有16条评论,占报告总数的5.35%。

同一条新闻,如果用不同的新闻报道体裁来写,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传播效果。报道风格的选择可以显示媒体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在报纸评论盛行的情况下,近十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评论只有十六篇,非常不足。

四、对《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告的反思

1.报告的程式化掩盖了事实本身的生动性

通过阅读2010-2012年关于留守儿童的299篇文章,发现这类报道的叙事具有模式化特征。首先,从报告形式来看,采用基本模式:(某人/地点)(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动词)留守儿童(谓语/谓语-宾语),如:

谭海梅:让留守儿童远离孤独(2006年3月28日)

温家宝看望陕西农村留守儿童(2007年5月29日)

四川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2007年1月6日)

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主体的默认模式如下:

给“留守儿童”一个家(2006年2月7日)

让“留守儿童”告别弱势心态(2011 . 8 . 18)

治愈留守儿童的“心伤”(2012年6月7日)

仅统计标题,就可以从知网上检索到35篇提名留守儿童的文章,19篇文章利用了这种模式及其变化模式。标题的模块化使其不可能震撼读者,因此无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兴趣,影响报道的到达率。

其次,这种模式的报道几乎遵循同样的逻辑:某个人或某个机构为某个地方的留守儿童做了什么,或者某个地方的留守儿童已经有了什么。他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表达真实的主体为留守儿童做了什么,而不是留守儿童自己。

2.留守儿童“主角”的“配角”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中以“留守儿童”为主角的文章很少,明显是留守儿童的报道,但往往是报道中的配角,原因是报道的立场。本文发现,在报道留守儿童时,我们一般不会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去报道新闻,而是借用留守儿童去报道其他群体。来自政府、媒体、社会和其他个人的报道比比皆是。大量的报道都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思考,关于留守儿童的政策,关于留守儿童求助的呼吁。这些报告的主体是社会为留守儿童做了什么。在《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中,我们几乎听不到他们自己的声音。很少看到对留守儿童的正面描述。在时间,他们大多是以“主角”为名的“配角”。面对许多真正的“主角”,留守儿童只能退到自己的新闻边缘,看着别人在那里负责自己的新闻[4]。主要有三个原因:

(1)《人民日报》作为党报,主要目的是传达党的精神和思想,营造全党全社会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懈努力的社会氛围。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报道各种措施和成果是最直接、最好的方式。

(2)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导致他们在媒体中的弱势。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资源接触媒体,也没有通过媒体反映情况的意识,不会被媒体重视。相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体恰好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他们都是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影响力很大。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公众人物,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报道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所作所为有足够的关注和吸引力,并能被强大的观众所认可。

(3)媒体工作者本身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从《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的现状来看,留守儿童报道明显不足。大量的新闻充斥着页面,很少有深入的报道和评论。正是因为没有深入,没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只能按照政策办。媒体的策略导致了留守儿童报道的现状。热闹的报道背后,留守儿童自己的声音并不多。这是一种潜在的歧视和MoMo。虽然留守儿童处于舆论的强势关注,但他们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弱者。作为中央党报,报道相关政策及其效果,报道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并不过分。但是,报道留守儿童并没有给留守儿童的主角足够的空间,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也无法通过媒体呈现给读者。媒体的战略宣传忽视了人的存在价值,因为它给人一种迎合政策的肤浅而虚假的感觉。没有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报告》不仅剥夺了留守儿童的话语权,而且在媒体履行职能和议程设置上也存在失误。结果不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入解决。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资源会因为阶层分化而重新分配,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普遍缺乏社会资源。他们因缺乏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以及缺乏信息传播资源和表达自己声音和利益的权利而被社会忽视。媒体有能力和义务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诉求,从而调节社会平衡,解决社会矛盾。

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媒体应该把留守儿童放在“主角”的位置,而不是配角,报道留守儿童的诉求,反映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状况,为他们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作者是西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戏剧影视硕士)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

[2]王爽。党报视角下的留守儿童报道——以《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为例[J]。东南通信,2009(5)。

流动时代,给孩子稳稳的幸福(评论员观察)

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要从物质层面走向心理诉求和精神成长层面,他们的精神世界需要滋润和滋润

“当我举起一块砖时,我不能拥抱你;当我放下砖头,我不能支持你。”总之,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都很无奈。暑假期间,留守儿童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上,为我们观察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打开了窗口。

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与留守

一段时间以来,时间,留守儿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入舆论领域。一种是现实的无奈。前不久,一个叫“战斗孤儿”的视频引起了热议。这些打架的少年很多都是留守儿童。“这里有牛肉有鸡蛋,家乡只有朝鲜蓟”,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另一个是社会关爱,从千里下乡的大学生教学团队,到很多地方正式开放的留守儿童夏令营,再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整个社会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的关爱。不同的舆论导向是解释,现实的压力与社会的关怀并存,成长的烦恼与改变的希望并存,有无奈却在改善,爱不够。

当然,即使没有生存问题,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也饱受成长之苦。“我上小学的时候,天天回家看不见你。初中的时候一周回家一次,看不到你。上了高中,回来一个月,还是见不到你。等你上了大学,一年回来一次,能遇到就要碰碰运气。”……儿童谈话表明,比起物质匮乏,儿童更需要精神陪伴和精神支持。最近发布的2017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超过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见面不到两次。而那些能在暑假与父母在城市相聚的“小候鸟”,往往被困在出租屋里,经历“二次逗留”……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但父母陪伴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在性格形成、教育发展、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地位。这说明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要从物质层面走向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层面,他们的精神世界需要被浇灌和滋润。

在这方面,父母是第一责任人,父母的存在是任何第三方都无法替代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父母都陪着孩子长大,因为他们也有“怕穷”、“不出去打工怎么养活孩子”的无奈,但即使远离城市和乡村,也可以有更紧密的家庭纽带。互联网互动、视频聊天和频繁的家访.这些在无法团聚的硬约束下的“次优选择”,依然可以弥补父母不在所带来的精神孤独。

当然,关爱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全社会形成关爱的合力。留守儿童的产生不是简单的父母选择的结果,而是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中城乡矛盾和地区差距的缩影。支持“父母返乡”到创业,工作,让农村也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孩子进城”提供更多机会,让城市也能保存亲情的温度。近年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措施已经落地生根。“孩子进不了城,父母回不了乡”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断努力,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推广“免费午餐”,实施“赢未来”计划。一些企业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合成父母的声音,为留守儿童讲故事.国家的行动和社会的努力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去关爱左乙

在一次留守儿童摄影展上,用稚嫩的笔写下的孩子的梦想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大学当数学老师”“我想当特警”“我想当消防员”“我想当博士生”……即使现实并不完美,孩子们的梦想依然绚烂。守护他们的梦想,让他们在移动时代拥有稳定的快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人民日报》 (05版,2017年8月14日)

相关阅读

  • 人民时评:给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给留守儿童“温暖的陪伴”
  • 【文明评论】关爱留守儿童要温暖到心
  • 今日舆情解读:请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流动时代,给孩子稳稳的幸福(评论员观察)
  • 留守儿童问题典型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案例及评析
  • 新华社评出2018年国际十大新闻
  • 身边事新闻
  • 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
  • 标签: #留守儿童新闻事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