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admin 举报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俗话说“有一天不死”,现在恐怕要改成不会发生几十人或几十人死亡的事故的那一天了。进入2004年以来,世界上其他国家不说我国发生了多少起事故,每一次都造成几十人死亡。别管不间断的矿难。春节期间,北京密云有38人被看灯笼踩死。仅2月15日就发生了两起悲惨的人为灾难,一次是吉林商业大厦火灾,另一次是浙江海宁屠寺火灾,造成39人死亡。说实话,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震惊之后,恐怕我们的人民就像中东的人弹一样麻木了,一个接一个的重复着。除了对不断争取新高度的死亡人数感兴趣之外,不会有太多的遗憾,这恐怕也取决于我们新闻报道的加持:冷静而公式化的报道,让我们同情、反思、哀叹、遗憾

如果你关注我们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有一套简洁规范的事故新闻报道程序。从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如地点、时间、事故类型,到仔细检查后的死亡人数(有时需要一些政治、政策上的技术处理,如“获救后死了多少人”,如果死了没有获救,天知道死了多少人)。然后各级领导一定要出道,当地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抢险,看望伤员。然后,没有时间赶到现场的上级领导在得知重大事故后,立即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他们不遗余力地抢救伤员,安抚家属,维护稳定,找出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强调要以此为戒,“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公安部、监察部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立即着手调查。“事故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然后“又一个报告”出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紧急通知不会忘记强调政治高度、社会稳定、群众利益和服从大局。整个节目新闻只看到领导的关心,如何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等等。

看到这样的节目新闻总觉得反胃。与其说是新闻让人恶心,不如说是新闻背后的思维让人无奈,是新闻背后的事实让人愤怒。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成了一个冰冷的数字,一个意外不断重复,而每一个领导却总是马后炮般的“立即”、“立即”、“迅速”下达指令。“人祸”造成这么多事故,总没有官员站出来引咎辞职。虽然一群官员在事故调查后总是被“严查”,但你不能不佩服我们一些官员的良好心理素质,你不能不佩服我们的新闻有多讲化腐朽为神奇,化悲痛为力量。

节目新闻是按照“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精心打造的。负面消息是正面的。在人民的眼里,我们总能看到那些日日夜夜不睡觉为人民服务的领导人的高大形象。抢救伤员是地方政府最大的努力。至于统一口径,规范舆论,为了保住饭碗或者不损害其他利益而隐瞒死亡人数,就上升到“政治高度”了。虽然国务院原则上已经出台了应急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但具体操作仍不尽如人意。

2月7日,莫斯科发生地铁爆炸。8日,莫斯科市长卢茨科夫代表俄罗斯政府发放了慰问金,并宣布9日为地铁案遇难者哀悼日。8日周日,许多莫斯科市民前往爆炸发生的地铁站献花表示哀悼。莫斯科全城展开输血运动,数千人去输血。几乎与此同时,北京密云元宵惨案导致37人在新年死去(仅比莫斯科爆炸案的死亡人数少两人)。值得一提的是,出于信息公开的要求,密云县于2月7日下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密云县委副书记陈小红主持。在开场白中,陈小红向受害者表示了最起码的慰问。记者招待会的主要目的是向新闻界介绍人员待遇的情况。如果单看发布会的内容,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应急机制是值得信赖的,有关方面的努力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样的悲剧发生后的发布会竟然是功勋卓著!第一次,没有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然而,在回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责任的问题时,陈小红副书记拒绝给予肯定的回答,只是说“如有必要,将再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过了这么多天,还是等不到明确的回应。

正如我们的官员不习惯出于良心和政治道德而主动承担责任一样,我们的“事故新闻”也不习惯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是很可惜的。

文章来源:作者给的稿件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相关阅读

  • 环保新闻写写从中的启示
  • 作文:一则新闻给我的启示(题材:电梯吃人事件)400字
  • 两条“加粗”新闻的一点启示
  • 新闻事故的启示
  • 新闻事故的启示
  • 湖北大货车事故新闻
  •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 标签: #新闻事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