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人民日报:媒体善关于公正的新闻事例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admin 举报

人民日报: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没有自始至终的善意,离奇曲折的新闻报道不会给社会增添温暖和光明

一个80岁的老人开着无照摩托车载着他100岁的母亲去看医生,鲁豫交警被罚款。南京某媒体刊登的这则新闻,让公众对老人救妈妈的孝心大加赞赏,并不断质问交警。另一家上海媒体同时报道了事件的后续进展:交警不仅通知了老人家属,还开车将两位老人送到了医院,事情顺利解决,各方叫好。

同样的,两种媒体不同的“观看框架”使得事实的呈现大相径庭,在舆论领域引发的社会效应也大相径庭。一段时间以来,利用特殊的“取景法”来迎合观众的情绪,忽略整个事件,已经成为一些媒体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法宝。比如去年的《我的右肾去哪儿了》,在没有医生证明的情况下,单方面举报患者对医生的怀疑和指责,引发网友对医生这一崇高职业的强烈愤慨,但最终遭遇新闻反转;再比如《北大新闻系才女回乡创业送快递》新闻,记者以“北大教育”为引爆点进行叙事,尽管女主角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大学学历。

在这些事件中,很多媒体原本都是善意的报道。比如从治病救人、生命优先的角度赡养老人,呼吁热爱法律、充满善意,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媒体的善意离不开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事件是一个客观过程。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我们不仅要展望未来,还要环顾四周,呈现事件过程。如果相关媒体只报道事件的“前半部分”,而忽略了新闻的“后半部分”,这样一来,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就大相径庭,新闻报道的社会效应就会大大降低。

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正义的铁律。新闻公正是指新闻事实的叙述要尽量摆脱主观随意的选择,力求报道均衡,叙述公正客观。一个新闻事件往往涉及多个新闻主体,新闻叙事必须360度视角,兼顾不同主体角色,现场聚焦不同当事人。八十多岁的老人救妈妈的消息中,老人急于救妈妈,令人敬佩。但执勤的交警忠于职守,为了老人和社会交通安全,有法必依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在核实老人的真实情况后,值班交警不仅对法律表示了好感,还主动帮助并护送老人到医院。真情实感,责任心,赞不绝口。但是相关媒体的新闻报道只看到了老人,并没有考虑交警。新闻报道彼此看不到,必然导致叙事偏差,甚至新闻失实。

人民日报: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善意是记者的天性。没有自始至终的善意,离奇曲折的新闻报道不会给社会增添温暖和光明。秉承善意,要遵循新闻规律,恪守新闻伦理,坚守新闻。只有这样,媒体的善意才是照亮社会的灯塔,温暖社会的壁炉,社会沟通的桥梁,成为风化雨的利器。

《人民日报》 (05版,2017年3月17日)

相关阅读

  • 社会关于公平正义的事例三个
  • 案例分析:程序的公平与正义
  • 社会热点人物事迹 必备作文素材
  • 新闻司法公正案例(体现司法公正的案例)
  • 新闻写作中如何实现“一般的公正”
  • 关于公正的新闻事例
  • 新闻写作中如何实现“一般的公正”
  • 新闻司法公正案例(体现司法公正的案例)
  • 人民日报:媒体善关于公正的新闻事例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 标签: #关于公正的新闻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