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

admin 举报

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与史学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直接参与意识形态建设,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党和国家领导历史研究部门和从事历史研究的机构,使历史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

目前,“十七年”历史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就,从学术史、史学史或思想史的角度,揭示了这一时期党领导和推动历史研究的历程、成就和教训。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历史研究的规划关注甚少。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十七年”历史研究计划(或计划)的由来、制定和影响,初步反映了我国“十七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或计划)的发展。

一、缘起:国家历史研究计划提出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历史研究计划的制定

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处于国民经济复苏时期。这一时期,历史研究团体、历史研究机构、高校历史系在各自的工作中强调历史研究的规划,但制定国家历史研究规划的时机尚未完全成熟。

就全国历史研究团体而言,新史学研究会和后来的中国史学会都有了工作计划。1949年7月,为了团结和组织全国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推动成立新史学研究会。1951年7月,在新史学研究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史学研究团体——。中国历史学会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要求收集近代史史料、编辑亚洲史目录、开展辛亥革命口述历史研究、编辑少数民族史料等。对此,历史学会会长范文澜也表示:“这些计划可以成为现实。”中国历史学会虽然有计划,并按计划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但毕竟只是一个学术团体,对推动国家历史研究影响不大。

就专门的历史研究机构而言,建国以来成立了一些历史研究机构。1949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接管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料整理室。1950年5月,华北大学研究部历史研究室划归中国科学院。基于这些机构和人员,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一个新的历史研究机构。1950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第一批研究所,包括近代史研究所和考古研究所。随后,近代史研究所和考古研究所制定了年度计划。

从高校历史系来看,历史学的研究力度也发生了重新调整。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历史系合并。这些学校的研究实力分散到院系、研究机构等具有历史学科的机构,使得历史研究人才和学科布局发生变化。高校里留下的一些历史研究势力,主要任务是搞历史教学,科研退居二线,历史研究的规划更是无从谈起。

(二)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的历史研究计划及其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方面加强内部机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历史研究的规划。1953年初,近代史研究所和考古研究所制定了各自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工作。1953年2月至5月,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苏联,其任务之一是视察苏联科学院的规划工作。作为访问苏联代表团成员,刘大年向苏联介绍了中国历史科学研究的现状,指出今后中国应系统推进近百年的中国史研究,用适当的人力研究古代史,有计划地研究少数民族史。1953年8月至9月,为了领导中国历史研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历史研究委员会。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明确使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但没有提到历史研究的规划。1954年,中国科学院在考古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1954年改为第三历史研究所)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一和第二历史研究所,并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个五年计划,进入计划经济建设时期。这期间党和国家要求文教部门要“按计划办事”,自己制定计划。在按计划办事原则的要求下,国家科研包括历史研究的规划问题得到了统一解决。1953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目前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给中央的报告》号文件,建议“在国家计委内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全面审查国家科研工作计划”,并设立包括社会科学部在内的四个部门,加强学术领导。1954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国务院第204次会议上作出《关于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提出与中国科学院党组相同的建议,经会议批准。1954年3月8日,中共中央对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国家计委要负责审查科学院、生产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科研计划,以解决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解决科研工作各方面的分工与合作问题。”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系在内的四个院系。在教育部成立大会上,国家科研规划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学术会议结束后,中科院为制定我院乃至全国的科研长远规划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解决国家科研规划的步伐。1955年9月,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制订中国科学院十五年发展远景计划的指示》。在这个指令中,中国科学院是以制定研究所的长期规划为基础的,强调要在研究所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国家科学发展的长期规划。

1955年下半年,中国农业合作达到高潮,党中央、毛泽东提出了“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虽然这项政策最初是为农业合作提出的,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这项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各行业、各领域需要实施的政策。自然,包括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在内的整个科学研究也不例外。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知识分子会议,以解决知识分子问题

195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由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部等机构共同负责制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规划。为此,中宣部成立了一个九人小组,制定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12年计划。1955年12月27日,九人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根据学科和问题分别成立11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每个小组提出每个学科的发展规划、包括的项目和研究人才的培养。11组中,第三组为历史组,由胡绳担任召集人,成员有范文澜、刘大年、侯外庐、简伯赞、尹达、张嘉富、李殊、向达、陈远、夏乃。到目前为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属的历史研究机构有四个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可见历史组成员都是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机构的。后来,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四个历史研究所确实在历史研究的规划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十二年计划:1956-1967年历史研究长期计划

中宣部九人组第一次会议要求,每个学科的规划必须包括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重点,12年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工作和时间,现有力量的领导组织,充实或设立研究机构,建立薄弱学科和加强薄弱学科,培养研究人才,12年培养博士和副教授的年度增长指标,翻译著作、出版刊物、收集整理资料,开展研究工作的条件。同时,本次会议指定尹达负责提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草案》。会后,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工作也相应开展。

1956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第一、二、三历史研究所召开历史考古研究12年远景规划座谈会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初稿起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初稿目前的人力状况不包括科学院和高等院校以外的人力,但在这方面实际上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例如国家机关、军事系统、高级中学教师和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可以从事研究工作。这部分力量要充分估计,努力组织起来或者转到研究机构工作”。“初稿缺乏12年远景规划的总体目标,也没有规划部门在12年内要达到的科学水平,所以要列一个。原稿中的研究项目有些过于琐碎,有些不符合实际需要。”会议指出,12年历史规划的总体目标应包括:(1)历史科学理论研究和应达到的水平;(2)建立和丰富史学基础工作(包括史学辅助学科、搜集整理史料、编纂工具书、收集外国历史研究和翻译外国历史经典和史料等)。);(3)填补和丰富缺弱门的研究工作,使所有缺弱门在十二年内都有一定水平的专家领导和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4)编写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

这次会议提供的历史科学规划初稿,应该是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拟定的12年历史科学长远规划。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在各种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发展规划——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其中,史学研究的任务是“编纂多卷本的中国通史,重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史。系统挖掘古代重要文化区域,研究史前人类文化和古代艺术

尹达作为历史学科规划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但不知道他在会上的发言仅限于材料。会后,尹达致力于12年历史科学的长远规划。1956年1月17日,尹达正式提出《发展历史科学和培养历史科学人才的十二年计划草案初稿》。这份初稿体现了1月6日会议确定的原则和总体目标。其基本内容包括:历史科学的现状和基本任务,历史科学机构的组织调整和建立,历史科学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历史科学著作的编辑出版,国内外历史科学的学术活动。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召开科学长远规划动员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国家中长期科学规划的正式启动和加速发展阶段。尹达、侯外庐、谭其祥等历史学家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2月以来,在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下,12年历史科学长远规划进入紧张的起草阶段。2月16-17日,第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其任务之一是讨论历史科学的长远规划。侯外庐、向达、顾颉刚等人出席,尹达、吕振宇、简伯赞、刘大年、范文澜、吴晗未出席。会后,顾颉刚指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这项伟大的事业将很快完成”,并对实现历史研究计划表示乐观的信心。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一所、二所、三所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讨论历史科学长远规划草案,侯外庐、范文澜、刘大年、尹达、顾颉刚、胡生、向达、简伯赞出席。223年前10天,12年历史科学远景规划完成。3月12日,潘子年在汇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进展时说:“各学科规划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经过专家反复讨论,提出了中心问题,而且更有根据,规划初稿是根据规划的九项内容拟定的。有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科学史等学科。”4月,哲学社会科学长期规划办公室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十二年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稿)》。到目前为止,12年历史科学规划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12年历史科学研究长远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制定的第一个国家历史科学研究规划。目前,该规划文本尚未出版,以至于学术界对该规划的制定和内容几乎不清楚。近年来,作者致力于研究当代中国的学术史和社会史,并收集了这份规划文本,在此作简要介绍。

12年历史科学规划初稿包括十个部分:(1)基本情况;(2)中心问题等重要研究课题;(3)薄弱学科和空白学科有待加强;(四)重要的专业著作;(5)教材;(6)收集、整理、汇编、出版各种资料和工具书进行研究;(7)整理、翻译古典、现代史书;(8)培养干部;(9)丰富和建立历史科学研究机构;(10)其他。

第一部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历史科学的成就,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历史科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强调要“根据需要和可能,统筹规划,加强理论和组织领导,使历史科学研究在未来十二年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部分“中心问题及其他重要研究课题”,列举了9个历史科学研究中心问题和16个中国史重要研究课题、26个亚洲史重要研究课题和31个世界史重要研究课题。九大问题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关系和共同建设祖国的研究,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和特点,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每个中心问题下,列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以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为例,列举了15个问题,即:批判帝国主义史学家歪曲世界历史——第一,歪曲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古代西方国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匈奴西迁与西亚欧洲部落大迁徙:中国丝绸与大丝绸之路;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中国与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中世纪伊斯兰旅行者东方旅行研究:西亚宗教与中国:古代欧亚海上交通研究:16-17世纪中国艺术和欧洲艺术的影响;17-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华侨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和平运动中的作用;中国现代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其他研究课题不在此列。

第三部分“薄弱学科和有待加强的空白学科”,指出中科院必须在短时间内充实现有的三所历史研究所,继续在内地建设新的研究机构;高校历史系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专业或专业。根据优先原则,急需加强的学科包括苏党史、中国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史(包括中国民族经济史、中国民族法制史、中国军事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城市史)、亚洲国家史、世界史、史料、历史档案、历史学,规划提出了加强薄弱和空白学科的保障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求“科学院第三历史研究所成立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题组,配合有关单位开展研究工作”;世界史要求“科学院在1957年以前设立世界史研究机构”,“加强高校世界史教研室”,“世界史研究机构成立后,每年聘请苏联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短期指导”,“继续派留学生赴苏联和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学习”。指出由于世界史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工作应分两个阶段,主要是充实资料、准备工具书和培养1962年以前的研究人才。

第四部分“重要专业著作”,列举了100种(或类)中国史、27种(或类)亚洲史和36种(或类)世界史重要专业著作。这些作品主要围绕中心问题和其他重要研究课题进行规划。以中国历史为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中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1919-194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包括世界工人运动史、现代国际关系史、非洲史和帝国主义侵略非洲史、拉丁美洲史和帝国主义侵略拉丁美洲史、现代国际关系史、二战史等等。

第五部分是“教科书”。编写的历史教材包括中共党史、中国史、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亚洲各国史、世界史和高中以下历史教材。计划还规定了完成教材编写任务的组织、时间和字数。对于中共党史,方案提出“由中共中央专门机构负责完成1957年初稿,并以‘样本’的形式出版”;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史,计划提出“高等教育部负责组织专家于1957年编制完成初稿,并以‘样本’的形式出版”;至于世界史,计划提出“由中国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组织专家撰写,1956年至1958年,将写成初稿,以“样本”的形式出版。字数暂定为160万字”。

第六部分“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各种研究资料和工具书”,提出要下大力气编纂工具书,整理、翻译史料和书籍,为发展史学和培养干部创造条件。该计划对工具书的编写、论文和摘要的编辑以及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作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在编辑论文和摘要时,计划编辑《中国历史》三篇精选论文和一篇摘要,《袁和蒙古史》两篇精选论文和一篇摘要,《亚洲历史》一篇精选论文和一篇理论

中国历史书推荐

——来自兴趣的建议参考书目

一.导言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非专业人士对历史的各种解读,尤其是在解构、戏谑、穿越盛行的情况下。但是,不能全怪他们。人毕竟只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时候他们出于对我们这种专业人士的信任,往往会主动要求你推荐一些好看的历史书,让他们上瘾或者大开眼界。但是头痛经常出现在这里。有哪些好看又专业的历史书?

坦白说,大部分接触历史几年的书,足以让普通读者气馁或厌倦;但是如果按照可读性高的顺序推荐,很多书似乎都不是纯粹的历史内容。

往往经过一番苦心的思考,我们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都得不到什么好的答案。况且推荐的书和读者的兴趣息息相关,在了解对方的学历之前打开书单真的不好。出于无奈,别人的善意并不总是泼了冷水。至于之前的顾虑,这一刻不能太在意。我们就这么做吧!然后是下面的参考书目。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单所列内容仅限于一般读者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所列书籍尽可能避免类似国内教科书的写作风格。至于历史研究所的基础,——个原著名著,考虑到受众的问题,不包括在内,所以都是研究性的著作。

本书单分为6大类,包含100多个副主题及相关书籍。原则上一个人写一本书,除了一些优秀的。

第一单元,通史,尝试整合市场上各种好的通史作品;

第二单元《年表》内容相对细化和深化,个别《年表》缺乏书目是因为目前没有特别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作品,可以参考通史来把握。

对于其余四个单元,选择标准主要考虑作品的可读性

,个体因为所涉及的内容重要而难以替代,所以被包含在一起。

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与史学

另外,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不妨根据本书所列的作者,进一步查阅他们的其他作品,因为这些人是现代学术森林中的佼佼者,这里只选择可读性强、篇幅少的作品。希望读者能通过这本书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更加可亲可敬的认识。

当然,任何书单都只能反映个人的视角和观点,总有差距,当然也不能覆盖或替代其他类似的推荐,这也正是我最后想强调的。

二.文献学

(一)、通史:

1.钱穆:《国史大纲》

2.吕思勉:《中国通史》

3.傅乐成:《中国通史》

4.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5.(日本)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6.(美国)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7.(法语)谢鹤爱:《中国社会史》

8.(美国)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

9.韩森:《开放的帝国》(见卫三畏:《中国总论》)

10.王:《中国历史通论》(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史,但论述的脉络也是连贯的,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特点有很好的分析)

附言:我看到很多朋友觉得读《国史大纲》很难。其实这本书真的不好读。最好有人指导。建议你可以先看看其他通史或者断代史,积累一些史实,再看看钱。吕思勉《中国通史》也有同样的问题。《国史大纲》请参考我的回答。

相关阅读

  • 中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国历史书推荐
  • 西方书籍史理论与21世纪以来中国的书籍史研究
  • 沈阳的哥给女乘客最新微信色情动态图微信发黄图 我寻思她也不小了
  • 附近美女 现在
  • 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
  • 标签: #中国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书籍